超声波扫描显微镜的知识库,帮助用户了解超声波扫描显微镜技术
|
换能器——超声波扫描显微镜
超声波扫描显微镜系统有很多部件,其中一个关键部件叫:换能器,俗称探头。它是把高频电子脉冲信号转换为超声波信号的一个器件,相当于把电能量转换为机械能,因此称为换能器。它的内部是一些压电晶体,就是一片片很 薄的陶瓷片粘接到一起的一个“堆”,当在两端加上电压时,这个堆就作微量的位移(即会伸长或缩短,且具有线性特性)。换能器的外观,如下图所示,各种形状 都有,特别是一个菱形外观的换能器,这是德国凯斯安公司推出的全新一代FCT换能器,用在高速超波显微镜系统上。

|
|
透射工作模式——超声波扫描显微镜
超声波扫描显微镜有两种工作模式,分别是反射和透射。这里着重 介绍一下透射工作模式。在透射模式下需要两个换能器才能工作,一个用于发射超声波,位于样品的上方;一个用于接收透过样品的超声波,固定于样品的底部。透 射工作模式用于样品内部分层缺陷的快速简易筛选,主要是针对一些大企业或工厂,有大量产品需要筛检的场合。超声波扫描显微镜的透射工作模式原理,如图如 示:

透射模式无法确定被测材料内部缺陷的深度位置,但可以比反射扫描模式更快捷,方便的判断被测器件内部是否有缺陷,因此被许多半导体封装企业在筛选产品时所广泛应用。 |
换能器的焦距——超声波扫描显微镜
超声波扫描显微镜的换能器,它的工作焦距取决于被测材料的物理性质。由于不同的材料中声速也不相同,因此换能器的焦距一般特指在水中的焦距。大多数材料中的声速都大于水中的声速,换能器的有效焦距均缩短了。造成这种效应的原因是声波在界面上的折射,如下图所示。

下式可以计算焦距的变化情况。

其中WP代表水中的距离,MD代表声波在材料中穿透的深度,F表示水中的焦距,Ctm,Cw分别表示被测材料及水中的声速。 例如,在特定的焦距及材料路径下,上式可以用于计算为了补偿焦距变化换能器到样品表面的有效距离。 |
|
换能器与分辨率和穿透深度的关系——超声波扫描显微镜
超声波扫描显微镜对被测器件是有一定限制的,因为它的工作频率一般在5MHz~400MHz之间,所以它在不同材料中,穿透深度是不同。一般有这样的规律:频率越高的超声波,穿透性越差,但是分辨率高;频率低的超声波,穿透性好,但是分辨率有限!
穿透深度(与材料本身有关*): 穿透深度取决于被测物的弹性参数、信噪比及超声扫描显微镜系统的工作频率。被测物与耦合介质之间较大的声失配会降低穿透深度,但另一方面,高信噪比可以提 高穿透深度。在高声阻抗的固体中超声波的穿透深度与超声波的频率成反比。对于低声阻抗的固体,横波和纵波均可以用于内部成像,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穿透深度不 受频率的限制。 分辨率:取决于样品和换能器的状况,一般情况下可达到半波长(λ/2)。
频率(MHz)
|
穿透深度*(mm)
|
理论分辨率(μm)
|
焦距(mm)
|
5
|
15,0
|
300
|
19
|
10
|
10,0
|
150
|
15
|
15
|
5,1
|
100
|
19
|
20
|
4,1
|
75
|
15
|
25
|
4,1
|
60
|
15
|
30
|
3,4
|
50
|
12
|
40
|
5,4
|
38
|
20
|
75
|
3,4
|
20
|
12
|
80
|
2,2
|
19
|
8
|
100
|
0,4
|
15
|
1
|
110
|
2,2
|
14
|
8
|
120
|
2,2
|
12
|
8
|
|
基本工作原理——超声波扫描显微镜
超声扫描显微镜采用脉 冲回波技术工作,由特定的声学组件发射和接收高重复率的短超声脉冲,声波与被测样品发生相互作用后,反射波被接收并转换为视频 信号。要形成一幅声学图像,扫描机构需在样品上方来回做扫描运动,样品每一点反射波的强度及相位信息均被按顺序同步记录,并转换为一定灰度值的像素点,显 示在高分辨率显示屏上。

其中λ为波长,NA为透镜的数值孔径。 数值孔径定义为介质的折射率(n)和孔径角半数(α)的正弦之乘积,即:NA=n.Sinα 。如果透镜制作的足够好的情况下,声学显微镜的分辨率可以小于声波的波长,而声波的波长可以通过提高声波的频率来减小。 |
|
|
|
<< 首页 < 上页 1 2 3 下页 > 末页 >>
|
第2页(共3页) |